在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践行民生服务的进程中,交通噪声治理既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领域,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焦点。近期,贺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紧扣“听民声、解民忧、护民安”工作主线,联合县环保局、交通局以及社区,针对社区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噪声扰民问题,全面开展交通环境整治攻坚行动。通过多方协同、精准施策、长效管理,切实回应群众诉求,让宁静祥和重回居民生活。
叩响家门问“噪”源,深入调研寻症结
在整治行动中,交通管理大队主动下沉警力,联合环保局、交通局以及社区网格员组建多个“敲门行动”小组,秉持“脚步丈量民情”的实干态度,深入居民小区、临街住户开展走访调研。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和平家苑及海亮国际社区,针对居民反映的大货车通行及停车场产生的噪声困扰进行全覆盖摸排。
“凌晨两点大货车偶尔经过和平家苑,家里老人总被惊醒。”“海亮国际社区停车场那边动静不小,有时会影响孩子学习。”“停车场的声音不算大,不仔细听基本察觉不到。”居民们各抒己见,对噪声问题感受不一,有的认为对生活影响轻微,有的则表示严重干扰了学习和休息。面对居民们急切的诉求,交通管理大队郑重承诺:“群众的‘闹心声’就是我们的‘冲锋号’,必须一抓到底!”
随后,民警辅警对走访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研判,精准锁定问题症结。针对和平家苑周边开展货车专项整治,严查超限超载行为;同时实地走访停车场,约谈相关负责人,全力解决居民反映的噪声问题。
雷霆出击治“噪”乱,刚柔并济显担当
在整治行动中,民警辅警秉持“零容忍”态度,通过“执法+普法”双向模式开展专项治理。强化路面与场站联合执法,采取错峰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严查超载、闯禁行等违法行为,并对违规驾驶员依法处罚,对货车企业集中约谈,同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处罚不是目的,教育引导才是关键。”执法过程中,民警同步开展“送法进车厢”“普法进停车场”活动,向驾驶员及停车场工作人员讲解交通法规与降噪措施。针对部分货车驾驶员对禁行路线不熟悉的问题,民警根据辖区实际交通状况,主动指导货车驾驶员合理规划行车路线、科学绕行,使其既规范行车与作业秩序,又保障货运需求。
长效守护固“静”界,民生守护再升级
为巩固整治成效,交通管理大队建立“常态巡查+动态响应”机制,常态化安排警力开展错时巡逻,重点加强夜间及周末对居民区、停车场周边的巡查频次。同时,多维度深化宣传教育:依托“七进”活动,通过网络、报纸等多元渠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发布噪声污染防治知识与交通法规解读内容,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联合街道、社区、企业开展“静音交通”主题宣讲会,现场普及禁行区域、降噪作业规范等要点,切实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治理新格局。(贺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马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