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障群众出行平安与道路畅通,连日来,中宁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聚焦农村交通风险特点,组织全县各乡镇交通安全劝导员及派出所相关民辅警分批次开展“两站两员”交通安全劝导与宣传专题培训,通过精准授课、案例剖析与互动教学,切实提升基层安全员、劝导员履职能力,为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筑牢“前沿防线”。

此次培训内容系统全面,围绕“两站两员”职责定位、政策依据、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危害、劝导纠正实操技巧、精准宣传方法以及事故现场保护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讲解。会议特别强调了派出所在推动“两站两员”建设运行中的监督管理与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派出所须按照“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机制,切实担负起日常督导、队伍管理和成效跟踪职责,确保“两站两员”工作有效落地。同时,要求工作触角覆盖学校周边、田间地头、村委会及企业工地,针对农村“点多、线长、面广”的道路特点,构建“乡有管理站、村有劝导点、路有劝导员”的全域防控网络。
培训中,大队民警结合各乡镇实际,以“案例剖析+方言互动+实物演示”的方式,传授实用工作技巧,让理论知识更贴合基层需求。

在大战场镇的室内培训现场,民警没有依赖书面法条,而是拿起提前准备好的安全头盔、宣传手册,用当地群众熟悉的方言拉近距离:“咱们农村人骑车,总觉得‘就走二里地,戴头盔麻烦’,但今年夏天辖区有一名群众,就是骑摩托没戴头盔,摔了一跤把脑袋磕了,住院花了好几万。”民警一边说,一边演示头盔的防护原理,还现场模拟劝导场景:“遇到不戴头盔的村民,咱别说‘你违法了’,要跟他唠‘老哥,天冷戴头盔能挡风,要是真摔了,这玩意能保你平安,家里人也放心’——用咱的土话、掏心窝子的话,群众才愿意听。”这番接地气的讲解,让在场劝导员频频点头,不少人纷纷表示:“以后劝人就用这法子,动之以情比硬邦邦的道理管用。”
在新堡镇的培训课堂上,民警则将重点放在农村典型事故案例成因剖析上。通过PPT展示辖区今年以来发生的农用车载人侧翻、面包车超员制动失效、闯红灯引发碰撞等事故现场照片与视频,逐起分析原因:“大家看这起农用车载人事故,农用车本是拉化肥的,却拉了6个人,遇到坑洼路一颠簸,车就侧翻了,3个人骨折,根源就是没意识到‘农用车不载人’不是规矩,而是保命的底线。”同时,针对事故现场保护难点,民警用图片演示如何规范操作:“就算在室内记不住,也得把‘先开双闪、三角牌放50米外、拍照留证’这三点记牢,冬季路面滑,二次事故风险高,咱不能慌了手脚。”民警还让学员拿出手机,模拟拍摄“事故现场”,确保每个人都掌握拍照要点,现场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此外,培训还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宣传教学:对学生群体,建议用“交通安全动漫短片+小游戏”的形式开展宣传;对务农群众,推荐录制方言版安全提示,通过村微信群转发;对老年人,强调上门宣传时要耐心讲解,避免专业术语。同时明确“七必上”值守时段,要求劝导员在学生上放学、赶集日、雨雪天气等关键节点必须在岗,用培训所学守住安全关口。
“今天的培训太对胃口了!以前劝三轮车载人,只会说‘这违法、这不对’,村民根本不听,扭头就走;现在听民警用方言讲案例,才知道要跟村民唠‘身边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自大战场镇的交通安全劝导员小马翻着笔记本说,“还有事故案例剖析,以前只知道出事危险,现在清楚了根源在哪里,以后劝人更有底气,也能帮村里少些交通安全风险。”新堡镇劝导员小张也深有感触:“民警剖析的闯红灯事故案例,我记得特别牢,回头再劝导村民交通违法的时候,也不至于肚子里面空空的没东西讲了,而且事故现场保护的技巧也学会了,以后就算遇到事故,也知道该咋做,不会像以前一样慌神。”
此次培训紧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迫切需求,此次系列培训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有效强化了“两站两员”队伍与派出所协同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中宁县公安局交管大队)